榜样力量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榜样力量 》 正文
2025年师德先进个人孙雅平优秀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9日 11:31 点击数: 来源:

  孙雅平,女,1992年12月出生,博士研究生,讲师,中共党员,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专任教师。自2021年入职以来,始终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将立德树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生指导和行政管理等各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绩,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高校教师的崇高师德与责任担当。

  深耕教学一线,育人成效显著。作为语言学课程群的教学骨干,年均承担教学任务超过300课时,远超学院平均水平,充分体现了其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她并非简单地完成教学量,而是致力于打造“金课”。其主讲的“古代汉语(一)”课程,因其教学内容扎实、教学方法创新,荣获2023年秋季校级A类“金课”认定。她积极探索“新文科”建设路径,成功将课堂延伸至长沙简牍博物馆,建立了稳定的馆校合作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在教学改革方面,她勇于创新,主持2025年湖南省教改项目《文化溯源·数智赋能:“新文科”视域下“古代汉语”课程混合式教学创新研究》,旨在融合传统学识与现代技术,提升教学效能。其教学能力备受认可,近年来在省级、校级各类教学竞赛中屡获佳绩,包括第十三届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教师数字化教学竞赛三等奖、校级教师数字化教学竞赛一等奖等,这充分证明了其精湛的教学业务水平。

  致力学术创新,科研反哺教学。坚信严谨的治学态度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她立足学术前沿,科研方向明确,成果渐趋丰硕。目前主持湖南省社科青年项目“汉语强调范畴的语义来源及演变机制研究”,并已高质量完成一项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中古汉语条件句与关联标记的互动与演变研究”。她在《澳门语言学刊》《石家庄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高质量论文,并多次在“中古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等高水平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与国内外同行深入交流,展现了良好的学术活力。她始终坚持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如将汉语语法史的前沿观点引入“古代汉语”课程,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术兴趣,拓展了其理论视野,真正做到了以科研反哺教学。

  倾心关爱学生,践行立德树人。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将“热爱学生”的理念落到实处。在担任班主任和辅导员期间,她深入学生群体,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学业困难,因材施教,并于2022年获评校级“优秀班主任”。在学业发展上,她是不遗余力的指导者。她精心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成功帮助两个学生团队获得“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省级立项。在学生升学深造的关键阶段,她无私提供专业辅导与择校建议,成功助力多名学生考入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知名学府,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勇担管理职责,服务学院发展。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系主任,她展现出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意识。她高效协调系部日常运行,积极参与学校、学院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评估、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点申报等重大工作,为学科与专业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作为“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核心成员,她积极投身社会服务这项公益事业,具体负责承办湖南省“笔墨中国”“诵读中国”大赛复赛、决赛,组织“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协助举办“国际中文教育专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等重要学术活动,有效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声誉与影响力。

  恪守师德规范,彰显师者风范。在思想政治上,作为中共党员,政治立场坚定,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言行雅正,作风清廉。在工作中,她恪守学术规范,从未发生过任何教学事故或学术不端行为。她待人真诚,乐于协作,积极参与各项集体活动。她始终以高尚的师德情操自律,廉洁从教,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着身边的同事与学生,赢得了广泛的尊重与赞誉,并于2024年获得学校“先进个人”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