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榜样力量 》 正文
2025年师德先进个人兰华优秀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9日 11:34 点击数: 来源:

  兰华女,1979年6月出生,硕士研究生,讲师,中共党员,初等教育学院专任教师。十九年一直坚守在教学工作第一线,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学识、无私的奉献,践行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崇高准则,在教书育人、关爱学生、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潜心教学,精益求精,做学生学识的引路人。教学是教师的天职。她始终坚信,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教学质量是教师的生命线,长期坚守在教学一线,承担了《小学班级管理》等多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面对日新月异的学科发展,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持续追踪学术前沿,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行业动态融入课堂教学,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最前沿、最系统的专业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她拒绝“填鸭式”教学,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大力推行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教学。在课堂上,没有枯燥的理论说教,取而代之的是生动的案例分析、激烈的小组讨论和富有挑战性的项目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质疑、深入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潜能。连续多年在学生评教中名列前茅,任教的课程也成为了学生们口中“收获最大”的校级 A 类金课。她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积极推动课程教学与实验实践相结合,指导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所指导的学生团队多次在“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大赛”“大学生职规大赛”“田家炳杯”等重大赛事中荣获省级、国家级奖项。

  严慈相济,亦师亦友,做学生成长的守护者。“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她认为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在于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始终把“关爱学生”作为师德的核心,将“以生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她是学生眼中的“严师”。在学术规范、课堂纪律、作业完成等方面,要求近乎“苛刻”。坚持学术诚信,对任何形式的抄袭、剽窃行为“零容忍”,引导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要求学生课上专注思考、课后认真反思,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严”,源于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源于对教学质量的执着追求。但她更是学生心中的“益友”。课下,无论是学业上的困惑、思想上的迷茫,还是生活中的烦恼,学生们都愿意来倾诉。她总是耐心倾听,真诚交流,给予中肯的建议和温暖的鼓励。记得许多学生的名字和特点,关注着他们的成长轨迹。悄悄为贫困生添置冬衣;为有突发困难的学生奔走募捐;与考研学生谈心疏导,帮助制定复习计划并联系报考导师;为学生分析利弊,引导他们做出适合自己的人生决策。甚至许多已经毕业多年的学生,仍保持着密切联系,时常分享工作、生活中的喜悦与困惑。这种深厚的师生情谊,是对她倾心育人的最好回报。

知行合一,服务社会,做知识实践的推动者。她认为,大学教师不能局限于象牙塔,更应具备服务社会的情怀和能力。她积极推动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致力于将科研成果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她紧密结合专业特点,积极拓展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渠道。多次带领学生深入社区、中小学和乡村开展调研、实习和社会服务活动。她带领幸福团队学生志愿者,联动 22 个服务基地践行公益社会服务,为大中小学打造全方位全周期红色思政课堂,团队实践活动被新湖南等主流媒体报道110 余次。2021 年入选省级育人示范案例;2021 年度获得全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2022年获评“省级优秀学习团队”;2023 年参加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2025 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实践课程。在科研方面,她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将研究过程中获得的鲜活案例和前沿技术反哺教学,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同时鼓励并支持学生早期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思维。

恪尽职守,团结协作,做师德风尚的践行者。在工作中,她时刻以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廉洁从教,作风正派。她尊敬同事,虚心向老教师请教,积极参与学院的学科建设、专业评估等各项工作,在团队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豪言壮语的承诺,有的只是在平凡岗位上的默默耕耘和无私奉献。多年来兢兢业业、踏实肯干,对于学校、学院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均能高质量完成,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优秀党员”“先进个人”的称号,深受师生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