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榜样力量 》 正文
2025年师德先进个人杨静优秀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9日 10:57 点击数: 来源:

  杨静,女,1983年9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美术与设计学院专任教师。2015年进校工作以来,一直被教师节表彰大会上受到表彰的奋斗几十载的老教师的情怀所感动。在这种理念的感召下,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和“关爱学生”为己任,亦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操守,始终在教学、科研、管理上严格要求自己,始终战斗在教学与科研的第一线,不忘身为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初心。

  立德树人、关爱学生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水平,建立专业自信。坚持以“立德树人”和“关爱学生”为己任,一直担任学业导师工作,爱护学生,善于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所带学生多次获得省级和国家奖学金,指导学生在教育部的“大广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大赛”等A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一等奖和三等奖2项、省级一二三等奖20余项的好成绩。资助困难学生,坚持参赛心理辅导和竞赛技能指导双结合。在比赛指导中坚持参赛心理辅导和竞赛技能指导双结合,对部分因为缺乏自信而不敢参加比赛的同学(如2024届的王芳等)加强心理鼓励和专业引导,使其在专业上找到突破和自信,最终获得了国家级一等奖的好成绩;同时将生活关爱融入学生指导之中,鉴于少数学生因为家庭经济不好或者担心报名费和制作费而心存顾虑甚至不敢参赛,为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多次自掏腰包承担了这些学生的报名费用(例如2020年全国高校数字艺术大赛中,为了鼓励学生参赛的积极性,让学生们安心参赛,参赛费用2800元均是个人承担)。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积极指导考研。坚持指导学生长远规划和发展,积极指导学生考研,为学生提供专业辅导和复试建议,联系报考学校和导师。近5年指导所带毕业生2017级产设班肖紫嫣,视传班依津玉,2018级郭小雪等考上国内知名高校研究生。热心职业指引。经常和学生说教师是所有职业中最具有影响力的职业,一位优秀的教师可以点燃学生生活中的那束光,一句话可以影响和改变学生的人生。在她这种潜移默化的感召下,学生们也深感现代教师所担负的使命。如2017级毕业生王麒麟和2019级学生张煌最后选择回乡(洪江市托口镇中心小学)支援老家的教育事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回到乡村守护那些更需要帮助和指引的孩子们。到现在为止,很多毕业生还一直与她保持联系和交流,成为他们职业上和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力所能及地去帮助他们成长。奉献个人资源为学生搭建学习、实践和就业平台。坚持教书育人,担任本科生核心课程教学和实践指导任务,按照学校“一四”战略,“两坚持、两拓展”,坚定立德树人使命,深入贯彻“两性一度”教学改革要求,将“翻转课堂”引入教学,并通过个人社会资源给学生搭建设计实践和就业平台,亲自引企业进课堂与学生面对面的接触和沟通。同时,积极联系行业知名企业,多次带领同学前往实践公司进行现场教学和实践,使学生的设计作品能够落地执行,产生社会效益,让学生在设计实践中找到自信。这种校外企业现场教学和实践模式深受学生认可,并被青媒体等多家媒体采访和报道。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始终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时刻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上严格要求自己,并且积极参与学院的各项工作。教学方面,从教以来,先后承担美术与设计学院《概念包装设计》《品牌广告策划与设计》《商业插画设计》《VIS设计》等多门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多次获得学生综合评价位列前20%,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肯定。在课程教学中,坚持“两性一度”的教学改革要求,将红色文化、家国情怀、乡村振兴需求等融入教学过程,形成了“美育为德育提供有感染力、吸引力”的手段,通过美、并利用美进行教育,提高德育的效果和专业思政影响力;大胆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翻转课堂,引导学生将课程理论、行业实践和竞赛选题有机结合,探索全员参与的学科竞赛实践教学体系,20多项国家级省级竞赛获奖项目均源于课程实践成果。与此同时,积极参与教研教改,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优质课程教法。自任教以来,积极参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主持国家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科研方面,长期从事民间艺术和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研究,公开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论文和作品4篇,国家授权专利5项,主持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1项,省教改重点课题1项,省社科课题2项,教育厅科研课题1项,横向课题2项。团结协作与管理方面,自进校以来,担任过产品教研室主任和(协助)办公室主任工作。特别是2020年,承担超额教学工作量的情况下,顾全学院发展大局,在因病住院手术后几个月同时兼任了学院办公室工作,协助学院领导完成行政管理和学科发展规划工作。2022年11月给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青年教师上公开示范课等。社会服务方面,牢记教师的使命和社会服务职能,积极参与到地方社会经济建设中,关注当下农村土特产品的包装与销售,带领学生深入基层调研和服务,指导学生团队进入湘潭、张家界和邵阳开展设计项目服务,亲自为当地企业展开项目的设计服务。2021年受邀成为全国高校数字艺术大赛的评委专家,2022年12月被聘请连续三年担任该赛事湖南赛区学术委员会成员及评审专家库专家,参与赛事学术活动及作品评审工作。个人荣誉方面,在她校从教十年来,从未因事、病耽误过教学工作,即使是先后两次住院手术,仍坚持在病床上和住院期间为本科生讲授课程,指导毕业设计和学生竞赛,带病坚持站在教学一线,并于同期因教学成绩突出3次荣获省教育厅、文化厅及司法厅颁发的“优秀指导老师”奖;在毕业论文指导中,指导数量和质量一直在该专业位于前列,被评为学校“毕业设计优秀指导老师”;先后两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因指导学生比赛成绩突出,于2022年和2025年被国家工信部授予“优秀指导老师”称号,并被聘请为国家A类赛事的专家评委;2025年被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聘请为全国本科毕业生论文抽检评审专家库专家。